查看原文
其他

55岁华裔物理学家不幸离世!关于抑郁症,我们有必要知道哪些事?

刘欣雅 祝卓宏 2019-07-03

其实抑郁症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算陌生,然而12月1日,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因抑郁症在斯坦福大学跳楼自杀的消息,再次让我们看到了抑郁症的可怕。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评价他:“对他来说,获得诺奖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这样一位有着各项大奖和荣誉加身且前途无量的科学家,竟因为抑郁症自杀,很多人感到无比震惊、难以置信,以至于尽管其家人已作声明,表示张首晟教授去世前的确曾与抑郁症作斗争,网上还是出现了一些阴谋论的观点。


自杀是因为抑郁症还是阴谋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祝卓宏教授是这样评价的


“很多抑郁症患者自杀前都还在做着工作,郑晓松还在接待客人,王晓明还在开会,周围人似乎也看不出异常。但是,总会有一些原因,特别是一些压力源。


没有无缘无故的抑郁,只是一旦发展成了严重的抑郁症,就会与压力源关系不那么密切了,以至于看不出来了


最亲密的人一般会发现线索,自杀者一般也会留下遗嘱。高官或名人自杀后往往就会产生阴谋论,阴谋论确实是对死者不敬,但也是一种关切,而阴谋论恰恰源于不透明的信息发布和国内外政治语境


越是保密,越是引发阴谋论。新闻报道需要客观,至少不应该隐瞒自杀的事实,如本来是跳楼却只说是意外去世,后来报道也没有明确具体的情况等。


建议中国的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更多关注,抑郁症的科普宣传还需要加强,名人因抑郁症自杀很容易让人觉得抑郁症不可治愈,其实,绝大多数抑郁症如果能有及时的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是可以疗愈的。


越是名人或高官越不容易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因为病耻感会阻止他们求助。而且他们智力的优越感及社会地位的优越感也会成为求助的障碍。”



上面祝教授关于“抑郁的科普宣传需要加强”的建议,正是我写这篇科普文的初衷。我的一个朋友在得知我要写这篇文章时,问我:“你真的相信张首晟是因为抑郁症跳楼的吗?”


这个问题突然让我意识到,大众之所以如此难以相信高官或名人会因为抑郁症而自杀,可能源于对抑郁症的误解

误解一:成功的人不会得抑郁症,抑郁症是那些生活过的不好、常碰壁、内心脆弱或遭受了重大不幸事件的人才会得的病。

行为遗传学把情绪障碍主要分为两种:单相的抑郁障碍(又称抑郁症)和包含抑郁--躁狂的双相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其中抑郁症发作缓慢,通常需要历经数周甚至数月,每一病程一般持续几个月后突然结束。典型的特征包括:情绪抑郁;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饮食和睡眠失调;没精打采;产生死亡或自杀的念头等。



患抑郁症的人数多得令人吃惊,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自二次大战以来,新一代比老一代的抑郁症患病率更高


易患病人群包括女性、青少年、老年人、贫困人口,还有社会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的人。其中,青春期后女性患抑郁症的几率约为男性的两倍。由于激素、生活状态改变的影响,孕期、产后的女性尤其易患抑郁症。老年人由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比如退休后离开工作岗位,心灵失去寄托;家庭变故如配偶去世;自身疾病如患癌症、腿脚不便等,也容易患上抑郁症。


综上,虽然抑郁症有易患病人群,但美国最近的调查发现:人毕生患病风险率约为17%,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有几率患上抑郁症。


误解二:得抑郁症的人看起来都是沮丧、消沉、愁眉不展的,而那些看上去健谈、友善又爱笑,没有丝毫抑郁情绪的人是与抑郁症无缘的。

我们知道典型的抑郁症有比较经典的“三低”:情绪体验低、外在活动低、以及思维速度低。而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是会将抑郁症状“隐藏”起来,不易被人发现的抑郁症,例如嗜睡,暴食等一些与典型的抑郁症完全相反的部分。


其中微笑抑郁是一种隐匿性极强却又极其危险的抑郁表现,患者完全具有抑郁的体验(无助无望无能无力),但平时的外在表现却与内心状态完全相反,这使得周围人很难捕捉到他们真实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等。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陆林认为2016年8月26日甘肃那位杀死四个孩子后自杀的农妇就有可能是隐匿性抑郁症造成的“扩大性自杀”。


(“扩大性自杀”是指自杀者自己活得很绝望,认为孩子活着也很难过,因此自杀前把亲人杀死,“解除”他们的痛苦。抑郁症除了个别“扩大性自杀”的人,一般只会伤害自己。)



抑郁症有什么生理基础吗?


为了减少大家对抑郁症的误解,我们有必要聊聊有关抑郁症生理基础的研究进展:


在基因方面,早期的研究重点关注在与治疗关系密切的基因,但是这类基因要不起到的作用很弱,要不结果无法重复,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与免疫 、神经信号通路 、突触密度 、组蛋白相关的基因和抑郁之间具有相关性,目前已经找到了一些与抑郁症有关的易感基因。


脑功能方面,有研究支持不同的抑郁症状,与脑不同系统的功能受损有关


也有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在抑郁状态时会存在明显的病理性改变,近年来的证据发现相应脑区的一些神经递质也参与抑郁形成的病理过程,如下图是抑郁症涉及的重要脑区和相关神经递质。


另外免疫系统的异常如免疫失调和慢性炎症微生物群导致的肠脑功能障碍等也都被证实与抑郁症有关。



因为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家族遗传、环境因素以及脑功能的异常改变等如果父母患抑郁症,孩子的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10倍,但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


一般认为,抑郁症的遗传度大概为0.37,还有很多非遗传因素在抑郁症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研究并不能完全解释抑郁症的真正成因。


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准确预测抑郁症出现的时间,有学者认为抑郁症可能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精神疾病或脑部疾病,也是一种系统性的疾病,各种因素间会互相影响。

如何区分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我们几乎所有人都会不时的感到情绪低落,有时候甚至会无缘由的消沉,伤感可能说来就来,但随着环境的改变,悲伤的感觉总会慢慢淡去,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我们得了抑郁症,这只是一种抑郁的情绪。


然而在临床上,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有患者形容自己的感官像被隔了一层东西,有的时候可能没有缘由的出现程度比较严重的消沉情绪(如悲痛欲绝、自卑抑郁、悲观厌世),无法靠人的意志而改变至少会持续两周的时间,甚至产生一些行为或精神上的剧烈反应(如自杀企图或行为、幻觉、妄想)并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情感等。


并非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有自杀倾向,4%~10%的严重抑郁症患者才会有,当抑郁症患者有自杀意念时,我们应建议其立即就医。

得了抑郁症能够治好吗?


其实抑郁症并不可怕,不要把它视为洪水猛兽,但也不能太过轻视它。一般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痛苦程度、社会功能影响程度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分为轻中重三种程度。针对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患者,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轻度的抑郁症患者只是心境低落,兴趣降低,动力不足,一般没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受损,主要采用心理治疗;


如果抑郁程度到达中度,一般主要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兴趣缺乏,但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没有严重的自杀想法或者行为,对工作和生活影响不是很大,可以寻求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帮助自己走出抑郁的阴影。


(抑郁症停药有一个标准,如果第一次发作,一般吃药6~9个月,症状改善后巩固治疗4~9个月可以停药。但第二次发作,就要维持治疗2~3年。如果第三次复发,就建议终身服药了。有的抑郁症发作了一次就痊愈了,有的则是慢性的,像高血压一样,不能停药。)


对于那些重度抑郁症患者,在不能控制自杀念头、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要对病人进行电休克治疗。电休克治疗并不可怕,像做手术一样,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病人不会感受到痛苦。病人所担心的记忆受损,通常在疗程结束后即会逐渐恢复。

 

通过系统、规范的治疗,绝大部分抑郁症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生活。抑郁症的复发率约为35%。正如感冒一样,不能保证终身不复发,可能以后遭遇应激事件,甚至没有特殊事件刺激,也有复发的可能。


专业系统的抗抑郁治疗是预防抑郁症复发的最有效手段,如果治疗痊愈后,患者能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坚持适当锻炼、睡眠充足,抑郁症复发的可能性就会减小。

 

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吃饭没有胃口,睡不着或者很快就会醒,做事精力跟不上,脾气变坏,这些症状持续了一段时间,可能是抑郁症的征兆,需要找医生看看。因为很多人不了解,耗着病情就严重了。


根据美国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数据表示,平均每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通常经过10多年才会寻求帮助,对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来说,迈出这一步尤为艰难,他们需要克服自己的病耻感。


小编在此要告诉大家,抑郁症只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只是更为复杂,是否会得抑郁症与我们自身的性格弱点没有关系。

快速识别抑郁: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

自查结果请点击查看 

0-4分:没有抑郁症 

5-9分:可能有轻微抑郁症 (建议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10-14分:可能有中度抑郁症 (建议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15-19分:可能有中重度抑郁症 (建议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20-27分:可能有重度抑郁症 (一定要看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备注:量表仅作参考,由于你当天测试的情绪很有可能会影响结果,所以结果不一定准确,也不能全面反映问题。当你持续两周都感觉不好时,就要去医院,医生会综合你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当自己得了抑郁症,要怎么办才好?

1 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医嘱,若需服药,一定要按时坚持

 

2 积极配合心理治疗,只靠药物治疗可能会耽误抑郁症疗愈的进程,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3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有研究表明不管是有氧锻炼,还是抗阻力量锻炼,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往往都具有预防、降低和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患有抑郁情绪或已经发展为抑郁症的人群,应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一周保持体育锻炼3~5次,每次锻炼时间保持 40~90min。

 

4 与同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主动寻求朋友的帮助,通过自我心理调试来促进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

 

5 健康饮食,适当补充益生菌类食品,如酸奶,有研究表明改善肠道环境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

 

6 谨慎使用抗生素,研究发现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

 

7 警惕慢性压力,慢性压力不仅会影响身心压力反应系统,造成免疫系统失调或慢性炎症,还会增加抑郁症的易感性。

 

8 多回忆过去快乐的体验

 

9 将当地的自杀干预热线存在手机里当头脑中无法控制地出现自杀念头,或意识到自己正处于预备自杀的危险境地时,切记要拨打自杀干预热线,请给自己一个活下来的希望!

当周围有人得了抑郁症,我们能做些什么?

1 如果我们自身没有受过抑郁症的困扰,千万不要将抑郁症患者的感受与我们平常体验到的抑郁情绪相比,这会使他为自己的病情感到自责应避免说出如下的安慰话语“你过得可比我好多了,抑郁的话也是我先抑郁啊! ”“不要整天躺着,快起来做事儿呀!” “我看你一天也没做多少事情,有什么好累的!”“你看看隔壁老王,那经历多波折,现在不是好好的嘛,生而为人,谁没点压力啊!”而是要带着好奇的态度去了解,带着不评判的态度去陪伴。

 

2 多和他交流沟通,不要刻意回避有关抑郁的话题,只是和他聊聊抑郁时的感受,接纳他的状态,就有利于淡化抑郁症患者的自卑和自我攻击,让他能更有勇气去寻求帮助。有研究表明,询问人们对自杀的看法可以有效的降低自杀率。

 

3 与他一起回忆过去的快乐体验,通过回忆曾经的快乐,不仅可以让抑郁症患者体验到快乐的情绪,还可能帮助他们重新激活脑神经回路,从而减轻抑郁症。由于抑郁症患者的脑神经回路出了问题,他很难感受到快乐,所以试图通过为他做些事情来让他感到开心可能是徒劳的,这样的努力不仅会让抑郁症患者产生愧疚,我们自己也会因为没有产生实际帮助而感到失落。

接纳承诺疗法(ACT)与抑郁症

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主要心理治疗方法有三种:认知疗法,人际疗法,以及行为激活法。有研究将ACT疗法与认知疗法在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实验后发现,对于个体干预,使用ACT疗法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更低,在团体干预时,ACT疗法与认知疗法效果相同。

 

ACT疗法的最高目标是增加心理灵活性 ,提出了通过改变抑郁症所发生的广泛语境来转换个人体验诸如悲伤和悲观想法的功能。比如自杀是受控于语言构建的后果,而不是基于直接体验死亡的后果,是把生与死联系在一起的框架所产生的一个后果,就是回避进一步的受苦(比如,“生=受苦,”“死=没有生命”“没有生命=不用受苦”,“死=不用受苦”)。于是,自杀在这个语境中可以看作是个终极的回避行动。

 

ACT疗法区别于认知疗法与其他第三代方法的是它与关系框架理论的联系。根据关系框架理论比较框架一旦被激活,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

 

关系框架的第一个属性是相互推衍,比如“我是抑郁的”这种说法所具有的情感影响力会被放大,即被负性地加强,因为关系框架,促进了情绪的言语建构。如“抑郁”这样的情绪标签,心理抑郁时所体验到的躯体上的“沉重”感可能与实际的外界物理压力施加到身体上的的体验十分相似,就像是被另一个人压住一样。通过刺激功能转化,“我是抑郁的”这一想法会带来身体上的沉重、阻滞的感觉 。

 

关系框架的第二个属性时联合推衍,指单独相关联在一起的物体,可能会以新的方式被比较。在抑郁症中的联合推衍,会通过把自己和他人相比较,建构一个自卑的自我概念。比如,“A的生活比我的好”,“B的生活比A的好”,所以“B是另一个过得比我好的人”。

 

关系框架的第三个属性是刺激功能转化,例如,当一首曾经能勾起甜蜜回忆的歌,但因为诸如亲人的死亡或是离婚,而变成勾起痛苦回忆的歌时,再开始播放这首歌,我们就会立刻关掉——以此来防止再次体验这个被转化了的痛苦情绪。不幸的是,这类提醒物可能还包括想法、意象、记忆以及其它我们不能关闭或是不能成功回避的心理体验。

 

心理灵活和僵化在根本上可看作行为模式的扩展和变窄因为语言是把双刃剑,ACT疗法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正念、接纳、解离等技术最小化语言的“黑暗面”造成的生命消耗与行为模式狭窄化,同时最大化“光明面”,用澄清价值和承诺行动促进活力与扩展行为模式。


通过语言我们人类可能创造出比生活在此时此地给予我们的更加让人抑郁的可怕的未来。然而通过语言,我们也能够在面对困境时,规划并实行能够让我们接近长期有希望与梦想的计划,并且通过行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价值与意义。


既然我们无法脱离语言与关系框架而生活,ACT疗法能够让我们在语言和关系框架的存在下,带着它们一起过更加充实、有意义地生活!



中国ACT领航人祝卓宏教授总结的

早期发现自己可能得了抑郁症的自救方法

首先是要改善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其次是接触专业资源,得到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三是跳出僵化的思维模式,灵活地适应变化四是有自己持久的养生之道


可以将这条疗愈之路概括为CARE(compassion;accessing,revitalizing;exercising),也就是:


1、Compassion,有自我慈悲和情感支持,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情感,建立了良好的亲密情感关系;


2、Accessing,接触优秀的心理专家和精神科专家,得到专业帮助,必要时服用药物,现在有很多抗抑郁的药物可以选择,对于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需要考虑药物治疗;


3、Revitalizing,恢复活力,去除僵化的负性自动化思维,投入喜欢的生活与工作;


4、Exercising,坚持日常锻炼身体和培养一些爱好。


对于轻到中度的抑郁症患者来讲,心理咨询与治疗在抑郁症康复中非常重要,祝教授在咨询与治疗中主要会帮助来访者从FEAR转变到DARE


FEAR就是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心理机制:


1、与消极的想法融合(Fusion),把负性的想法当真,陷入其中,脱离现实;


2、过高的目标(Excessivegoals),由于目标过高,理想脱离现实,总是无法实现,对自己的现实产生批判、自责;


3、回避控制痛苦的体验(Avoidance),总想回避体验痛苦的想法、情感、情景、人和事,但是控制不住,回避不了,产生无助绝望,或者严重局限了自己的生活;金钟铉在遗书中写到“到目前为止都活得很辛苦,我想逃离,你说我想逃避,我是真的想逃。逃向的那处有谁?只有我,还是只有我。”


4、偏离自己的价值方向(Remotenessfrom Values),迷失自己的生活方向,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方向不清,行动乏力。 


通过咨询和治疗,主要帮助来访者转化成DARE


1、解离(Defusion),能够清楚自己的大脑是我们的工具,大脑的想法只是想法不是现实,不被自己的想法蒙蔽了。这需要做正念训练来实现。


2、接纳(Acceptance),能够接纳不可改变的身心的反应,包括大脑的自动化想法、自动思维模式、身体的反应、情感的反应,特别是理解这些反应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保留的很有意义的适应功能。这需要做一些体验练习与隐喻故事来实现。


3、现实的目标(realisticgoals),能够充分接触现实生活,树立现实的目标,不再陷于想象的过去与想象的未来之中。这需要正念训练和融入生活的活动来实现。


4、拥抱价值(EmbracingValues),澄清自己的价值和理想,找到人生的意义,知道生活的重要性在哪里,不再迷茫。这需要澄清人生价值和意义来实现。


来源:《ACT for Depression》;《生理心理学》;《行为遗传学》;抑郁相关文献;公众号文章:抑郁症早期识别与治疗的重要性(祝卓宏)抑郁症患者的疗愈之路(祝卓宏)ACT如何看待抑郁症(祝卓宏)专访陆林(程莉)微笑抑郁症(马鑫)


致谢:特别感谢魏甲和张天霖在撰文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


作者 | 刘欣雅

  编辑 | 刘欣雅、下雪啦

校对 | 张天霖

审阅 | 祝卓宏

如果您有想交流的问题,欢迎给我留言。我会精选出一些问题,专门撰文回答。


如果您想预约咨询请联系:

010-57730993 或18511379827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祝卓宏”,作者:祝卓宏

如需开白名单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